打开地图,从太仓主城区出发,20分钟即可到昆山市中心,30分钟即可到上海嘉定市区。
紧密相连的物理空间里,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化学反应:截至2023年底,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7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9万亿元,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产值近9900亿元,集聚高新技术企业6700余家。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周年,也是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成立的六周年。10月29日,2024年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轮值会议在太仓召开。随着一批重点项目合作签约、一个个特色载体平台成立、一系列全新的合作框架确定,这个万亿增长极,还在继续成长。
从京津冀到珠三角、长三角,开展区域合作的都市圈、城市群并不鲜见,嘉昆太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除了地理、人文的相近相亲之外,最重要的是资源的集聚和互补。”太仓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孙波说。
以汽车产业为例,“中国汽车城”嘉定集聚了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4300多家;昆山集聚了960多家汽车产业链优质企业;太仓也集聚了超7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和客户、供应商更近一点,成本就更低一点,效率就更高一点。”今年7月,位于太仓市科技产业园的虏伯曼(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流体系统集成及智慧润滑系统新基地项目封顶,这也是国内智慧润滑领域最大的生产基地。对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新基地,该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赵民章信心满满。
虏伯曼集团40%的业务量都在长三角地区,其不少的重要合作伙伴如三一重工、舍弗勒等,都位于昆山和嘉定。新基地落成之前,赵民章每个月都要从河南总部飞到昆山,“现在只要15分钟就可以开到三一重工,对接交流十分便捷。”
长三角一体化风劲浪涌,像虏伯曼这样被嘉昆太“圈”起来的企业慢慢的变多。同样位于太仓的事达同泰产业园,从2021年10月份开始建设,围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科技等产业,已聚集昆山、上海等地4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初具上下游产业聚集效应。
据统计,太仓7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昆山的企业有业务往来,沪太日通勤人数超5万。
从一家企业、一个园区,到一条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合作慢慢的变成了嘉昆太的常态,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提供了典型案例。
近年来,三地联合成立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嘉昆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联手上汽集团等发起产业升级股权互助基金,共建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超90%公司参与长三角整车厂供应体系,其中大部分为一、二级供应商。
当天的活动中,嘉昆太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成立,三地的相关企业“抱团”“起飞”,一个具有高度延展性的“低空经济圈”正式启航,嘉昆太产业合作向着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新领域迈进。
创新与产业一向“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产业的联动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协同创新。嘉昆太以“协同创新”命名核心圈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在研制一款涡喷航空发动机时,太仓点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对发动机所使用的传感器的环境适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昆山双桥传感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利用其设计制造技术,完成了适用于高空高速飞行的压力变送器研制,为点石航空顺利完成超音速飞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这个区域内集聚着众多的创新企业、创新平台、“双创”人才。嘉定拥有“十一所三中心二基地”国家级科研院所和7所高校等科技力量;昆山拥有2个千亿级和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太仓拥有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等“大院大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科学技术创新百强县第二位。
围绕丰富的科创资源,三地搭建起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流动与开放共享机制,常态化开展国产替代技术联合攻关,让技术“流动”起来,让智慧彼此共享。
嘉昆太已连续举办六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吸引科研院所、科技公司参展千余家次,发布长三角各地企业技术需求近千项,实现技术交易成交金额约12亿元,为三地协同创新注入源源动力。
三地成立“嘉昆太”职业教育联盟和“嘉昆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联盟,初步实现三地校企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共建、技能大赛共办;落实“嘉昆太”联合引才清单,携手开展校园引才,更大力度聚集优秀人才。
产学研用的“跨界”融合,让一项项“没想到”的技术成果、一个个“看不够”的创新产品在这里诞生。
随着当天嘉昆太三地特色产业园区、“嘉昆太营商环境共同体”倡议书、长三角转化中心先进的技术成果的发布,以及“嘉昆太国家级科技公司孵化器发展联盟”和“嘉昆太人力资源服务虹桥共享中心”的成立,嘉昆太联手打造的科创策源地正加速拔地而起。
目前,总投资40亿元的瑞金医院太仓分院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内部装饰,预计2025年将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该项目总占地181亩、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成后将设置床位1000张。
瑞金医院太仓分院支部书记、副院长顾曦东介绍,分院将由瑞金医院提供垂直化管理、同质化医疗、一体化运作,与瑞金医院本部、嘉定院区共同成为瑞金医院“一院三区”的核心部分,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型、创新型、示范性、现代化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嘉昆太“朋友圈”,“圈”起的不仅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还有三地人民的幸福生活。
曾经,不少断头路、断头河让想要去嘉定、昆山“串门”的太仓人面临着“咫尺千里”的尴尬处境。
嘉昆太三地强化多层次交通对接融合,推进硬件设施相互连通,促进三地时空“无缝衔接”。嘉定城北路—太仓岳鹿公路等省际断头路有效贯通,太仓良辅路—昆山东光路、太仓广州路—昆山迎宾路等断头路项目快速推进;跨省公交运行平稳,国内首条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化运营的客运班线太嘉线常态化运营。
如果说公路网打通了三地居民日常出行的“拦路虎”,铁路网则畅通了你来我往的“大动脉”。
太仓主动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构建“5+1”轨道交通网络。沪苏通一期、沪宁沿江城际铁路已建成通车,沪苏通二期、北沿江高铁正在加快建设,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项目迎来关键性进展,建成后将实现与上海地铁2号线号线以及上海市域线机场联络线等多条轨道交通的无缝换乘。
路越走越宽,交往越来越密切,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嘉昆太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看民生保障——跨省就医在嘉昆太成为常规选项;三地医保定点零售药房实现跨省异地购药直接结算,打通互助帮困医保;
看社会治理——三地常态化开展治安卡口共建、交界区域巡防联控等工作,共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区”;
看文体交流——市动会嘉昆太城市定向系列赛、非遗手造巡展、“行走江南—嘉昆太桥水风华”文献联展等活动拉近了三地居民的心。
“我们将坚持战略协同推进,全面深化跨区域、跨领域协调联动,推动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深化沪苏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叠加,探索形成更大的区域协同发展合力。”太仓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万芬奇说。